發(fā)布時間:2019-05-20 11:08:35 快資訊

千里長江,險在川江;彎曲長江,淺在荊江。
長江的航道分布,目前大致分為上、中、下游三段。各段有各段的特點,各段有各段的優(yōu)劣。長江近年來的飛速發(fā)展,不知是沿江經濟的作用,還是長江的發(fā)展,帶動了沿江城市,這一切都掩蓋不了它“黃金水道”的美譽。近年來,國家加快了長江的開發(fā),各航道的賴整治力度大大加強。越來越多的船舶從上海出發(fā),直航上游的重慶一帶,造就了航運的輝煌。
長江現(xiàn)在的運力還受到一定的限制,主要的“瓶口”段就出現(xiàn)在荊河,這是長江的“一痛”。
中游航道,船員通常把宜昌至武漢段叫中游,其中荊河段更是淺灘窄槽的聚集之地。長江水量每年主要有枯、洪兩季變化最大。洪水季上游來水量巨大,上、中、下三段水量達到最大,雖然目前因為三峽、葛洲壩的水流調控,總的來講,洪水季是船舶運量最大的時節(jié)。計劃好洪水季三、四個月的運量,一年的收益就有了保障。這也是船東最喜歡的運輸季節(jié)了。
洪水季相對應的就是枯水季了,主要出現(xiàn)在冬、春兩季。這段時段,長江上游的來水量相對減少,上游由于三峽水電站的蓄水,上游出現(xiàn)了一定程度的“讓水”,船舶的航道條件和運載能力大為改善。下游由于航道自身的特點,特別是滬、蘇一帶受東海潮水的影響,航運條件自然就不太受影響,船舶常年保持正常的航運力。上、下游航行條件都變好,唯有中游荊江段“卡住”了長江的脖子,讓船舶的正常航運受到了影響,滿載的貨物不能通過淺灘航段。
中游的淺灘讓船東傷透了腦子,航運效益自然打折扣。長江上的船舶大致分為干貨船、集裝箱船、油(化)船、客船等,前三類船舶由于吃水的限制,首當其沖,那一般是如何安全通過中游的淺灘河段呢?
一、關注航道通知,合理配置貨物裝載量
航行于長江的船舶,特別是要經過荊江段的船舶。航運公司會收到航道部門下發(fā)的公文,同時也會在相應的網(wǎng)頁及航運公共平臺查看到航道部門發(fā)布的航道變化情況。提前通知業(yè)務部門,合理配置,保證船舶的裝載吃水安全通過淺灘水道。相比于日常的裝載,當前的運量會有一定的下降,具體的情況受當時的航道水深的影響。
二、船舶滿載裝運,中游過駁減載通過淺灘
干貨船舶,特別是一些雜散貨船舶一般選擇過駁,這也是目前長江中游船舶減載的主要形式。干貨船舶由于運載周期長、航運里程長、裝載運費低廉等特點,如果選擇從始發(fā)港就減少運載量,船東可是叫苦連天,本來效益就不好再減少運載量無疑“雪上加霜”。所以大多選擇滿載出發(fā),在中游淺灘下游方向選擇過駁,通過減載的方式通過淺灘,然后再把過駁的貨物還回本船。
這樣的過駁方式,雖然相對于航行時間和操作程序上都有加強,但是經濟效益相對于從始發(fā)港就減載,過駁的效益好于前者,這也算是無奈之舉。
除了干貨船,一些油(化)船航運公司也會采用這些的方式。他們所面對的監(jiān)控和操作要求更加嚴格,在安全的條件下追求更大的效益,這本身也是可以理解的事。近年來,油(化)船的過駁在逐漸的減少,大有停止之勢,主要還是考慮到安全的因素,必竟安全才是第一要務,保護環(huán)境,人人有責。
相關閱讀
每日 推薦
- 交通運輸部:統(tǒng)一港口標準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協(xié)同發(fā)展網(wǎng)絡
- 截至去年底中國國際標準總體轉化率超過83%
- 交通運輸36項標準加快融入國際標準體系
- 全總聯(lián)合六部門發(fā)文 重點強調促進新興領域發(fā)展和新就業(yè)形態(tài)勞動者權益維護
- 香港與內地簽署物流清關和食品貿易合作安排
- 應變克難 穩(wěn)健前行——從最新指標看當前中國經濟走勢
- 【安徽】黃山老舊貨車報廢更新 當日受理即辦結
- 【四川】若干舉措支持低空經濟“騰飛” 首批11個試點已通過評估
- 【河南】首發(fā)“TIR+跨境電商”國際卡班
- 科捷亮相上海國際物流節(jié),以技術創(chuàng)新賦能新零售數(shù)智化升級
- 外貿產品轉內銷提速增量